黄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367 直线
陈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105 直线
范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050 直线
  黄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010 直线
  刘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280 直线
  李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210 直线
惠州颐讯微信公众号
惠州颐讯微信公众号
养老管理软件试用
从“补缺”迈向普惠 山西养老服务化解百姓之忧

日期:2013-01-15 来源:山西日报

-----------------------------------------------------------------------------------------------------------

       养儿防不了老,养老院养不起老,单一的养老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

       2012年12月,《山西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将推动养老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具体内容涉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方向、硬件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我省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搭起一个崭新平台。

   
    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可开放空余床位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11.78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1.53%。与之对应的是,至2010年底,全省养老床位64883张,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15.8张,不仅落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30张至50张的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19.7张的水平。

  
    一方面拥有床位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很多公办敬老院只接收 “五保”“三无”等老人,即使有空床位也不能面向社会开放。《规划》明确,要加快实现公办养老机构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单纯供养型向供养康复型、传统救济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型。今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可利用空余床位或空余场地兴建老年公寓等养老服务设施,向其他社会老年人开放。

  
    在加快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我省还将加强民办养老机构的准入、登记和管理等方面的规范和指导,重点扶持3家至5家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十二五”末,全省力争使民办养老机构超过300家。

       利用社会资源建设社区养老场所

       白天社区管,晚上在家住——这种类似幼儿园管理的养老模式,已被公认为未来养老服务的主流。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强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通过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的方式,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以及康复护理、紧急救助等服务。同时,还将引导和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医疗文化单位、家政服务公司等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市场有偿服务和志愿者公益服务相结合的体制,借助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形式,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针对社区场所有限的难题,《规划》明确将加大对城乡社区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场所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将闲置的厂房、办公楼、乡镇卫生院、农村学校、村委会等改建成社区养老服务场所,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十二五”期间,新增城乡社区日间照料场所将达到2000个。

       每百张养老床位设两个专职社工

   
    养老护理员是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人力资源,为了提高社会养老的“软件”水平,我省将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规划》指出,我省将设立省、市、县三级养老护理培训基地,对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逐步纳入职业资格制度。通过组织统一的培训、考试,发放养老护理员执业资格证书,实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专业社工和志愿者也是提供养老服务的主要力量。今后,我省社会养老将引入专业社工。在养老服务机构内积极开发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社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十二五”末,将实现每100张养老床位设置两个专职社会工作岗位。他们将通过社会工作专业的个案、小组方法,为老人排除心中苦闷、缓解不良情绪、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此外,我省还将建立志愿服务制度,动员、组织、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和广大市民参与志愿服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