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8-08 来源:南京日报
-----------------------------------------------------------------------------------------------------------
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并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长。而国内养老院无论从数量到条件都相当滞后。“老龄化”是困扰全世界的问题,让我们看看国外养老院有何新举措,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德 国
私营公司承包养老院 推行养老看护保险
德国的老龄化程度已列欧洲第一。目前,约有70万老年人居住在养老院中。据了解,德国近年通过了一部新法律,明确规定各类型养老机构都要实行公司化登记,一律进行公司化运营。
笔者近日走访了慕尼黑凯威爱养老院,这里的设施可以与五星级宾馆相比。不过,收费也非常高昂,每月达到3200欧元。大多数拮据的老人只能住进国立和教会养老院。这类养老院的资金主要来自政府和教会,以及老人的养老保险。一个月一般收费2000多欧元。
德国政府近年来引入了养老看护保险。投保人根据保险的级别缴纳保险金,这笔资金充实到养老院,而投保人将来可以从国家得到最多每月1400欧元的补助,这笔钱可用于交纳养老院的费用。剩余部分投保人必须用自己的退休金或孩子的经济资助来填补。如果这两者都行不通,最后的办法是到福利局申请救济。
有专家分析,未来德国养老院将继续私营化发展,政府应重视利用减税等办法鼓励私人资金参与养老事业。预计许多经营困难的国立养老院被承包商接管或者取代。甚至,还会出现养老院上市公司,养老院合作社等多种新形式养老院。
日 本
养老院豪华便利 多建在幼儿园、住宅区
过去,日本的养老院数量不够,很多老人排队等着进入。随着保险制度的完善,养老院的形式更加多样,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日本的养老院有国有的,也有私营的,入住费用从十几万日元到上亿日元不等(1元人民币约合12日元)。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目前日本共有养老院500多所,但一些价格便宜的公立养老院,老人要排队1年到数年才能入住。
很多私营企业都从这里看到了商机,积极参与养老院这一事业,建立新型私营养老中心、养老院。比如把养老院特意与幼儿园建在一起,让老人帮助幼儿园老师照顾孩子的同时,也获得精神安慰。还有的老人中心为老人提供自助服务的空间,比如自己盛饭,自己洗澡等,并通过专门指导提供适当运动,防止肌肉老化,延缓老人躺在床上动不了的时间。过去的老人院通过和附近的医院、个人诊所签约的形式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现在很多养老院索性在规划时就把医院、诊所建在院内,并且24小时提供医疗服务。
最近,建设在居民住宅区小规模的老人中心也在增多,笔者家大楼旁边就有一个。每天早上9点多,老人中心的小车便从各个家庭把老人接来。这些小车的后面都带着个凳子,司机停好车后立即拿出小凳子方便老人下车,然后老人们就自己走进去了。这种区域性日托式老人中心既减轻了每个家庭照顾老人的负担,也让老人们有外出交友,或者参加各种涉外活动的机会,很有好处。和中国不同的是,这种日托式老人中心多为当地政府等经办,并享受国家看护保险。
另外,养老院在不断完善设施的同时,也正在趋向高级化。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本老人的生活也正变得越来越舒适。今年7月初,日本最新式养老院开始正式招募入居者,这家养老院入住一律先交380万日元。养老院里全部是单间,目的是让老人在此找到自己家的感觉。养老院除了必备的生活、医疗设施,还设有咖啡厅,家人团圆专用空间等。
加拿大
分级养老满足各类人 政府给予高额补贴
虽然地域接近,但北美两大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养老院使用情况却大相径庭。相同的是,二者都相当重视根据老人情况和需求采取“分级养老”的方式,这不仅更符合每位老人的需求,而且更合理地配置了社会资源。
美国是工业化国家中唯一的非福利国家。大多数美国老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养老院,而会选择“梯级养老计划”中适合自己的一级。
最低级别的辅助养老模式为“住宿护理家庭”,即某些有能力的家庭会乐意接纳需要照顾的老人入住,帮助照料、提供食宿并安排一定活动,老人则需支付相应报酬。比这种护理级别高的是“持续照顾退休者社区”,即俗称的“老人公寓”,一般有独立生活公寓、半护理公寓两种,社区有专业人士照顾,并有一定医疗服务。最高级别的称为“全护理照顾退休者社区”,通俗说就是“养老院”。居住在这种养老院的老年人通常生活不能自理,需要24小时照料。美国养老机构几乎没有国营的,大多为私营,也有宗教团体或非营利机构主办的,政府会给予一定税收优惠。
和美国不同,加拿大多数退休者都会选择去养老院。加拿大的养老院同样分多种等级。
最高规格称为“护理安老院”,这类养老院的入住者为完全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需由护工24小时照顾。这类养老院既有公立的,也有教会等机构办的,但均享有政府补贴,常备护理人员收入丰厚且有保证,并有大量义工协助。安老院最大问题是床位有限,有的省份甚至需要排队6年才能获批。
较次一级的是“护士中心”,老人需护工全天候照顾,一般生活能基本自理的老人或在“安老院”照顾一段时间情况好转的老人,都会被送到这里。护士中心每天收一定费用(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为29加元,1加元约合人民币6元),一个普通老人的养老金足以支付。
再次一级为“退休人士之家”,基本就是老人集体公寓,有护士24小时监护,每天接受1小时医疗检查和护理,社区医生定期巡访,费用不高,但住在这里的老人如果身体状况恶化,会随时被转送医院,并进而安排去上两级老人院。
最普通的为“老人公寓”,55岁以上即可申请入住,房租很低廉(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室一厅仅300加元),公寓里各种锻炼和活动设施一应俱全,可以自己做饭,也可去食堂就餐。这类公寓一般都有政府或非营利机构的补贴。由于老龄化现象严重,排队现象同样严重。不过加拿大政府也想出一些变通手法,如允许老人自己找房屋,政府给予高额补贴。老人公寓内,子女探访不得留宿,如果一定要留宿,每晚还要向公寓交住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