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367 直线
陈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105 直线
范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050 直线
  黄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010 直线
  刘小姐: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280 直线
  李先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QQ (0752)2509210 直线
惠州颐讯微信公众号
惠州颐讯微信公众号
养老管理软件试用
中国老人应如何享受多彩的晚年生活?

日期:2016-10-23 来源:今晚网

-----------------------------------------------------------------------------------------------------------


d4628535e5dde711b2351432a2efce1b9c16610a.jpg

中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截止2014年,16周岁以上至60周岁以下(不含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37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24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的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75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社会形态日益显现,老人生活质量、医疗护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随着老人财富的增多及421家庭结构的产生,促使社会养老居住观念的转变,老年人更加重视精神层面的追求,而现有的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中国人如何养老”已成为社会最关注话题之一。

传统观念中的养儿防老早已被现实所击溃,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养儿防老”是主要的养老途径。不过事实上养儿防老并不是那么靠谱。养儿防老是一种典型的私力救济,它主要靠道德伦理维系,却又受制于子女的健康、收入等因素。生活富裕的人,你不扣他的工资,他也会诚心把父母伺候得舒舒服服;而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即便把他的工资全扣了,其父母生活状况又能改善几何?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中国有大量的独生子女。如果父母都依靠养儿防老,那么一对夫妻就可能赡养四个老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现收现付”,甚至不具备社保基金分摊个体养老压力的功能。

现在中青年人普遍工作紧张,生存压力大,要他们下班后再尽心照料老小肯定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找一家硬件和软件各方面都做得到位的养老院,将老人安排进去,这样既可以解决因为工作忙,无法照顾到老人的后顾之忧,也能让老人在养老院里得到规范的照料和专业的护理,让老人有相对稳定的交往圈。可是有的子女又担心这样会挫伤老人的自尊心,以为是子女在嫌弃她,推卸赡养责任,也很容易落下不孝的骂名。这其实是“养儿防老”的思想在作怪。不仅如此,有些老人虽然在家里过得不舒坦,但也不愿进养老院。

那么,子女究竟该不该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把父母送养老院的行为是不孝顺吗?在采访中,许多人都有着各不相同的看法,让人很难说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其实,孝与不孝,不在于是否让老人呆在家里或者入住养老院。在家有在家的好处,养老院也有养老院的好处。住哪里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事情,而非实质。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具体情况,老人怎么过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如果老人在家中无人照顾,那么把老人送进服务周到、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老年公寓有什么不好呢?

入住社区的老人不仅可以享受到很好的医疗保健和紧急救助服务,老人还能在医院刷医保卡看病拿药,方便又快捷。另外,还有图书室、书画室、健身房、棋牌室、品茶室等多种娱乐活动设施可供老人休闲、娱乐、健身。特别是老年大学(兴趣小组)课堂,让老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而且老人们住在一起也更易亲近,经历的不同使老人之间有忆不完的旧事,聊不完的家常,谈古论今,其乐融融。这对老人而言也不失为理智的选择。反之,为了所谓的孝心让老人在家养老,因工作学习而忙碌的儿孙辈难免会“冷落”了老人,使老人更加有一种失落感,从而影响其心绪,导致不愉快发生,这对老人身心健康更不利。那么,其孝心又体现在哪儿?因此,一旦家中无人给予老人周到的照顾,与其让老人呆在家中孤单寂寞,不如把老人送进养老院。只要让老人开开心心地安享晚年生活,就是最好的孝心了。送或不送老人住养老院,其实最应取决于老人自己的态度。如果老人既自愿去,子女又无暇顾及,当然送老人住养老院是正确的选择。何况又不是一送了之,双方仍会保持密切的联系,子女随时可表达对老人的关心和孝敬,老人也可经常回家探望子女。而且住养老院使老人生活更有规律,照顾更加周到全面,还会拓宽老人的视野和社交活动,好处相当多。



×